挨家挨戶發放海報,到田間回收農藥廢棄物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綠之益”社會實踐團的10名隊員前往煙臺市棲霞市楊礎鎮、西城鎮等地,針對農民在使用農藥后農藥廢棄物的回收及處理情況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調查和訪問。此次實踐,它們秉承著環保的理念,倡導綠色使用農藥,普及農藥廢棄物正確處理的知識,深入基層,積極宣傳,使“綠色用藥,綠色回收”的原則走進農村,走進農民群眾的心中。
同學們熱情洋溢的青春氣息感染了村民們,對提出的問題知無不言,積極回應。更有一位大爺說道:“應該把農藥廢棄物進行回收,無論是有償還是無償,環保人人有責嘛”。
同時,隊員們走進田間,頂著30℃高溫、不怕吃苦、任勞任怨、干勁十足,自愿將田地的農藥廢棄物進行回收。村民紛紛對同學們的行動表示感謝,并對實踐隊隊員無私奉獻、服務農村的精神表示欽佩。并表示,以后會將農藥廢棄物集中回收。“現在就將自家田間的農藥廢棄物進行回收”劉大爺邊說邊做。隊員們用自身行動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
走進環保局充電
在孫洪波科長的帶領下,隊員到達棲霞市環境保護局并參觀環保局如何監測環境。在討論到農藥對水土影響問題時,孫科長說:“我環保局積極領導農民開展有機蘋果生產,從根本上消除農藥對水土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們呼吁農戶不要隨意丟棄農藥廢棄物,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用行動展現大學生風采
據了解,實踐團除了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單頁外,還深入走進供銷商,調查供銷商對農藥廢棄物的危害認知以及現在農藥包裝物是否有變化等問題進行了解;并且開展了科普知識宣講,內容包括科學用藥,減少農藥殘留、農藥包裝物的處理方式等,旨在提高農民的科學素質和環保意識。通過實踐團成員們的不懈努力,已向6個鎮20個村2000余人宣完畢,效果顯著。
在實踐活動結束的時候,隊員們紛紛表示,雖然下鄉的過程又苦又累,但當看見農民們質樸的笑臉向我們綻放,心中便充滿了力量,也收獲了很多。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能為農民,為國家,為社會奉獻青春。
綠之益實踐團未待續,加油
農藥廢棄物基本上全部為塑料制品,目前,我國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因此導致土壤環境惡化,長期殘留在農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最終造成農作物的減產。因此,農藥廢棄物的回收將成為日后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農藥廢棄物隨意丟棄現象嚴重,我們將廢棄物一個個撿到垃圾袋里,雖然我們力量微不足道,但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于燕飛說道。
“綠之益”社會實踐團曾獲得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團隊,“青年人·中國夢”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國百強優秀獎,獲得“綠色新生力”全國大學生環保項目大賽優秀獎,并被團中央、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全國學聯授予全國優秀團隊榮譽稱號等。綠之益實踐團未待續……